克制

AI 生成的摘要
此内容由 AI 生成
这篇文章以“树冠羞避”现象为引子,讲述了作者从小时候的任性到逐渐克制的心理变化。小时候会索求玩具和零食,长大后习惯压抑内心想法,甚至拒绝陌生的善意。最近作者领悟到,克制不是被动的压抑,而是一种主动、平静的艺术,能引导情绪平稳流动,让生活更加平静而美好。

克制

克制

克制

之前偶然了解过一种现象,叫作树冠羞避,意思是树冠顶端保持一定距离的自然现象。当时不自觉联想到自己,似乎也是这样一种状态。

小时候,无论是橱窗里精美的玩具,还是货架上诱人的零食,我都会吵闹着让大人买下。而现在记忆却已经十分模糊,甚至记不清最后一次任性的时刻。

一直被教育着拒绝别人的好意。以至于后来面对陌生的善意,也总是下意识地摆手,“不用不用”。这便是距离感的由来罢。

最近才意识到,这无非只是在压抑内心真实的想法罢了,并非什么高尚的行为。

克制并不是压抑,这也是最近才渐渐清晰的事情。相对于后者的被动和不快,克制是主动且平静的,更像是一种艺术。

情绪和感情,天然地像湍流。压抑只会使得心中的水位上升,最终难以承受高压而溃堤。而克制却是引导,刻意地控制水流的流速平稳。

当克制住欲望和情感,才让我真正爱上了现在平静的生活。

  • Loading...
  • Loading...
  • Loading...
  • Loading...
  • Loading...